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任务于日前圆满完成,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,年保水33.75万立方米、保土4.44万吨,年增加产值近90万元,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,减少风沙,涵养水源,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,并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、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。
蓟县是我市唯一的山丘区县,境内山区面积840.3平方公里,是我市重要的干鲜果品、速生丰产林和优质葡萄生产基地。由于历史、地理等多种因素,到上世纪80年代,蓟县山丘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曾高达500平方公里左右,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/3,是我市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,土壤贫瘠,植被覆盖率低,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,严重影响农业生产。“贫穷的根子在于水土流失,治穷须先治水土”是多年的教训,也是山区人民的共识。上世纪80年代以来,本市按照“预防为主,全面规划,综合防治,因地制宜,加强管理,注重效益”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,以于桥水库周边和小流域治理为重点,加大山丘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涵养、生态修复力度,累计投入8126万元,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、水源保护工程、山丘区水土保持及生态治理工程,建设各类水土保持设施12090处,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6平方公里,项目区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%以上,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平均不足20%提高到50%,累计减少水土流失320万吨,山丘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,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。经过综合治理,整修梯田、坝地、滩地,改旱地为水浇地,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,全县农民年均增收千余元。同时,蓟县依托水土保持工程,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,截至目前已发展旅游专业村51个,特色山野农家院2000多个,年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15亿元,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。
据悉,本市2009年度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697万元,实施蓟县山丘区水土保持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。其中,蓟县山丘区水土保持工程投资400万元,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,建设基本农田830亩,新建和改造经济林980亩,建设生态林630亩,封禁治理18200亩,建成谷坊坝69条、微型集雨蓄水工程18座,年可实现保水33.75万立方米、保土4.44万吨,年增加产值89.88万元;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投资297万元,建成水源工程200处,节水灌溉工程97处,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,提高农业节水抗旱能力,打造集优质、高产、高效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样板,拉动旅游业发展,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良好条件。
下一阶段,市水务部门将继续按照“治理山丘区,保护水源区,修复平原区,管住开发建设区”的治理目标,加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力度,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建设,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创造良好条件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新闻均摘自其他各媒体或网站,如有相似,编者及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